我偏独坐第一香...

【十八般武艺】弓


“十八般武艺”是中国武术的传统术语,常见于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指使用各种武术器械的功夫和技能。



出自《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凭着俺十八般武艺,定下了六十四处征尘。”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



2011年5月23日,十八般武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肇浙《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水浒传》有谓十八般武艺是指九长九短

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钂、钩、槊、环

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杵。




弓:


一种威力大、射程远的远射兵器。弓由有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



箭包括箭头、箭杆和箭羽。箭头为铜或铁制,杆为竹或木质,羽为雕,鹰或鹅的羽毛。



弓箭的起始时间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恩格斯说:"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



弓箭的发明或许与音乐的起源也有某种关系。



英国科技史家贝尔纳曾说:"弓弦弹出的汪汪粗音可能是弦乐器的起源。所以弓对于音乐的科学方面和音乐的艺术方面,都有贡献。”



中国古人也有独特的理论,即"弓生于弹"《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弹指弹弓。



在甲骨文中,弹字写作B ,为一张弓,弦中部有一小囊,用以盛放弹丸。这种形状的弹弓,在中国一直广为流行。



先民最初发明的只是发射小石子或泥弹丸的弹弓,之后进一步摸索,才将弓用于射箭,于是产生了弓箭。



《考工记》中认为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为重要。



"干",包括多种木材和竹材,用以制作弓臂的主体,多层叠合。干材的性能,对弓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角",即动物角,制成薄片状,贴于弓臂的内侧(腹部)。


"筋",即动物的肌腱,贴于弓臂的外侧(背部)。


"胶",即动物胶,用以粘合干材和角筋。


"丝",即丝线,将缚角被筋的弓管用丝线紧密缠绕,使之更为牢固。


"漆",将制好的弓臂涂上漆,以防霜露湿气的侵蚀。



最初的弓仅用单片木材或竹材弯曲而成,缚上动物筋、皮条或麻质的弦。


最初的箭只是削尖子的细木棍或细竹棍,即《易·系辞下》所说的"弦木为弧,剡木为矢"。



弓有牛角弓,复合弓和滑轮弓,后两种弓都是现代材料制成,一般是作为比赛用器具。(复合弓由三部分组成, 木, 角及腱。)



牛角弓是中国古代弓箭的巅峰之作,到目前为止也不亚于现代材料制作的弓。牛角弓由牛角,竹木胎,牛筋,动物胶等材料经过百十道工序加工而成,技术难度高,制作周期长,却不能长期保存,最长也就能保存百十年。



弓箭作为古代战上的重要武器,最终被枪炮所淘汰,传统弓箭文化从此成为历史,现如今会制作传统弓箭的人寥寥无几,可能就只有北京聚元号和曲阜徐弓坊的几位师傅会做了。(意欢的“破军”就是在牛角弓的基础上改造的)



北京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已历经300多年。



清朝时期,聚元号弓箭铺位于北京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原弓箭大院内。这一时期的弓箭大院属于皇家特设的兵工场(皇家作坊),那里的弓箭铺均属皇家专有,从业者大多为皇亲,并以满族为主,其产品均上交兵部、礼部、户部等,不得外卖。



清末,弓箭作为兵器已被洋枪洋炮取代。清朝国库空虚,这些皇家弓箭工场沦为民间作坊。这时执掌聚元号的是第七代店主王氏(同行称其为“小王”)已无心经营弓箭铺,最终山穷水尽,只好将其祖业变卖给杨家。



民国时,弓箭大院里,只剩"聚元"、"天元"、"广生"、"隆生"、"全顺斋"、"天顺成"和"德纪兴"7家。由于弓箭制作工艺繁杂,要求又高,只剩下杨福喜一个传人了。



弓箭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人们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准确而有效地杀伤猎物,而且携带、使用方便,可以预备许多箭,连续射击。



如果说,任何工具和武器都是人手的延长,那么,弓箭堪称是火器诞生之前,人手的最伟大的一次延长。



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至决定性的武器。"



即使在"野蛮时代",也没有任何一种青铜或钢铁兵器(包括铁剑),能与弓箭的作用相匹敌。可以说,直至火器诞生,弓箭都是决定性的武器。



来混个头像框🙊

评论

热度(11)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